
我對青春有悔
作者:春昶和開新
更新時間:2017-06-06 18:06:47 [共54章]
最新:第 54 節
那段日子剛過去的時候,我經常有想把它寫下來的衝動,但每當我坐到電腦前準備動手時,竟又絲毫沒了頭緒,不知該從何時何事如何寫起。這樣反覆了好幾回,最後我終是無奈地放棄了。
等到畢業走入社會後,每當晚飯後我散步在附近的一條護城河邊時,那段已發生的一些事卻真的異常清晰地一件一件呈現於我的腦海,猶如在影幕上重新演繹一樣。於是我默默地轉身回了家,靜靜地坐到電腦前,知道是自己開始的時候了。
在故事開始之前,先容我説説自己吧!
對於這一點,我並不擔心會受嘲笑,説我有自戀情結,但凡有寫作欲的人多多少少都有那種傾向;我也不去擔心你們會譏笑我,譏笑我的文字可能透露出的幼稚,我會反駁説,誰沒幼稚過啊!我所擔心的是,我的故事是否值得勞煩你們的眼神,尤其在這個時代——日趨緊張紛繁和空洞的信息時代,何況我本人根本就不具什麼傳奇色彩。
對於自己,我用“可憐”來形容自己的童年,用“沉悶”來概括自己的青春期,而所謂的“黃金時代”,我也未覺得曾閃出一些特別的光彩。當然這樣説自己未免太含糊了,那就讓我説的詳細點吧:
我是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出生的,我不直接説出出生日期而用一次會議時間來定位是有原因的。我生在農村,父母都是農民。在1978年的那次會議後,中國推行了急待已久、關乎國運的大改革。在那些大刀闊斧、行之有效的改革中,對於佔80%人口的十億農民來説,最關命運的則是那八個字——“包產到户、責任到人”(這得感謝安徽鳳陽那18位餓出膽子來的農民大叔)。
千萬別小看這八個字,正是這短短的八個字,讓數以億記的中國人從此可以擺脱飢餓的侵擾,填飽肚子活下去。於是,幸運的我就成了“填飽肚子一代”,免遭了兄、姐的捱餓經歷,同時還獲得了讀書的機會。因為我的父母很執拗,他們非常厭煩自己從祖祖輩輩手中繼承下來的職業,打心裏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重複他們一輩子修理地球的乏味生活。於是他們在吃飽肚子後,又想方設法想把我們送進學校。但是很遺憾,以他們的能力當時只能供進一個,於是幸運再一次降臨到我的頭上:我上學,姐姐和哥哥在家幹活。
我當時還是孩子,所以惻隱、羞恥之心還都有,因此覺得如果自己不好好學習的話便是莫大的罪過。